今年以來,省生態環境廳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食品安全管理的系列部署要求,以影響食品安全和人居環境安全的土壤、大氣、水環境污染問題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多措并舉,統籌推進,全省區域土壤、大氣、水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為糧食和食品安全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
一是深入開展以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為重點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省廳組織開展了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與整治工作。開展了三輪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與整治工作。第一輪共排查了100多家企業,排查出需要整治的企業26家,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第二輪共排查了50多家企業,排查需要整治的企業22家,目前整治工作正在進行中,計劃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第三輪的排查正在進行中,對需要整治的企業,將有針對性地開展整治工作。
繼續推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較好地完成了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成果集成工作。首次摸清了全省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詳查成果集成報告一次性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查。
進一步加強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建立地塊和疑似污染地塊名錄,與省直有關部門實現信息共享聯動監管。強化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全省實施10個中央資金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項目,完成6個項目,4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對葫蘆島市龍港區稻池村的農用地污染實施監督管理,結合實際科學調整治理管控方式。
二是強化大氣污染治理,加大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力度
推動大氣污染治理。召開全省大氣污染防治暨重污染區域聯防聯控會議,制定專項督導方案,針對重污染區域整治、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揚塵管控情況,開展專項督導。
深化工業污染治理。結合全省實際,制定《遼寧省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出臺《印刷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工業涂裝工序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兩項地方標準。指導落實VOC臺賬和“十三五”減排清單,下發基于“二污普”數據整理的VOC臺賬,組織各市編制VOC治理項目清單。
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強化督查,根據全省秋冬季大氣污染特征,組織省直相關部門開展兩輪強化督查,完善省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加強重點區域聯防聯控。成功應對了2019年初和年末的4次全省范圍影響比較嚴重的重污染天氣過程。
三是加強流域水污染防治,堅決打好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工業點源治理,加快推進工業集聚區污水處理設施及在線監控裝置建設;推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完成黑臭水體水質交叉監測;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改造。
開展重點河流和入河排污口及重點河流巡河排查,建立了排污口與污染源關聯臺帳。組織開展城鎮生活、工業園區和企業、畜禽糞污、飲用水源達標專項執法行動。全力推進河流治污重點項目建設。
完善河流水質監管制度建設,建立水質月通報制度、超標斷面包保工作制度、河流斷面水質污染補償制度,推進線上監測和線下監管有機融合。